首先说明,这是本来写给北大未名的,也专门转来母校。不是show off,而是真心的为 
母校的学弟学妹一点贡献,尤其是人文社科的和社会学人类学的同学。文中提到的某些 
id和人,皆不指代此处。谢谢:p 
####个人基本情况 
    Sociology硕士在读,Anthropology专业,导师wmm。专业GPA 3.65。排名似乎第2. 
毕业论文预备写历史人类学的。本科Sociology,NJU,专业GPA 3.76。毕业论文是宗教 
人类学和仪式研究。GRE 08.10,V 320 Q 680 AW 3.0,IBT 08.5.4,R30 L26 S22 W24 
 102. 发表国内核心paper 3,非核心2,书中含有的paper 1. 2005年中国田野调查基金 
。 
####申请情况与结果 
    因为狗血的GRE,我痛心地作别了大部分美国学校,同时选择香港的作为保底。我所 
申请的全部为Socio/Cultural Anthropology,PhD program 
Applied:5 UWMadison,UAlberta,CUHK,HKU,HKUST 
Offer:UWMAdison,UAlberta,CUHK 
Rejected:HKU 
Pending:HKUST 
Accpted offer:UWMadison 
####前期准备 
    说实话,我的条件不好,本来打算在北大硕转博,5年读完。我不是土著,所以觉得 
很容易接受这样的结局。而且北大的导师非常好,跟他做研究非常棒。唯一不足的是, 
方向不是我最最喜欢的,而且导师很强大,基本上以后的研究方向已经是固定的,能够 
摇摆的余地不是很大。而且我们社会学系在硕士一年级就要报名硕转博,我刚来北大, 
什么都不熟悉,感觉跟不上这里的节奏。南大的科研不错,但是毕竟人类学实力不强, 
而且历史不长,各方面跟北大可以说是一个地下,一个天上。我基本上用了一个多学期 
才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学习。也逐渐开始准备写读书报告,准备述评,为之后发表论文打 
下基础。 
    我比较慢做决定出国,大约是研二下,我们要硕转博面试前夕,我打了退堂鼓,专 
门找师姐聊了很多。我就是没太下定决心就要继续在北大读博,我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 
好。又不想毕业了还工作,再考回北大。似乎觉得那样自己就太老了。然后师姐给的建 
议很多样,我听从了其中之一,还是不委屈自己,只能小辜负导师,没有去参加面试。 
当然,我给导师提前说了。他倒是很鼓励我出国,这让我很意外。差不多同时间,我考 
了IBT,多亏ozone同学的陪伴与支持,我第一次考就得到100+的好分数。这为我增长了 
一些信心。之后就是漫长的暑假,我去做田野了。遇上了地震,非常震惊。08年真的是 
不平静的一年。可能GRE也耽搁了。不过我读书效率更高了。基本上述评能够在几天就完 
成,基本达到发表水平。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成长期。慢慢地,到了研三第一学期。因 
为我条件一般,我还是很心虚,班里一个更为优秀的mm和我一起申请。我想,笨鸟先飞 
。我找了喜欢的美国的导师Angela,联系了她,并且计划翻译她的著作,我以后也很想 
做的方向,身体与政治。 
    意料之外,她就在北京,结果直接用中文让我跟她见面谈谈。她是地道的纽约人, 
跟我在团结湖公园见面了。那时候我基本上已经翻译了她的书的一小部分,比较熟悉她 
的理论。谈的很开心。我以为,我以后就会跟她了。她人很好,但是似乎学术上比较随